HT SCHOOLS button HT SCHOOLS button HT SCHOOLS button HT SCHOOLS button En
优秀教师故事:她们把哈佛基因带到赫贤——走进原汁原味的哈佛体验
2022 - 03 - 31 南京赫贤
收 藏
分 享

在赫贤众多的藤校老师中,哈佛占比最高。赫贤创校团队中,王老师是赫贤第一位来自哈佛的老师。她用自己在哈佛的所学所思,将教育学里的构建主义(Constructivism)带到赫贤的课堂。而她的学妹,从北京赫德来到赫贤的曹老师,有着从哈佛留学归来毅然前往云南山区支教的独特经历。


同是哈佛教育学硕士的她们,在赫贤实现着她们的教育梦想。今天新栏目HTstars为大家带来她们的故事。




说起王老师和赫贤的故事,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。但与其说是“半路出家”从事教育,不如说是穿越迷茫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


受在教育出版工作的母亲影响,王老师很小的时候,就开始接触各式各样中外的刊物。从《傲慢与偏见》到《简爱》《呼啸山庄》,在文字的描绘下,她领略到了各异的多彩文化,对异国文化的向往在她心里悄悄埋下了种子。


再大一点,学校课本里不断提到像胡适、林语堂等学者的故事。在清末民初积贫积弱之时,背负着家国使命,远渡重洋从西方取得先进的理念和知识,回归故里报效祖国。承大家之志,她下定决心,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,一定要出去走一走,看一看。


本科王老师选择的是经济学。她直言,初入大学,那是一段所有人都会迷茫的时期。面对五彩斑斓的选择时,当时的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想要的是什么,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有过周遭形形色色杂音的干扰,也为了给未来工作和发展更多可能。她选择了拓展面更广的“万金油”专业经济学。毕业后,她顺利进入纽约著名的管理&科技咨询公司Capco工作。似乎属于王老师的故事,即将告一段落。



王老师在美国的朋友们


在小学的愿望树上,王老师许下的愿望是:“建一所幼儿园,成为它的园长”。很多年以后的她可能不会知道,正是孩童时天真的梦想,会指引她找到终身奋斗的方向。 


在哈佛学习认知心理学时,王老师有一段印象很深的内容:管理人理性的前额叶,要到25岁左右才真正发育成熟,对世界的认知和分析的能力才有一个质的变化。这也是为什么16-20岁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容易烦躁且行为偏激的原因。


从本科毕业进入工作后,王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她逐渐明确,自己所从事的职业,必定要从中获得能量和动力,能让自己享受其中并实现自我的价值。这一次,她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去思考,去决定。她不再听太多的杂音。和安稳且收入丰厚的工作比起来,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是更重要的事情,这也是她当初为什么选择来到大洋彼岸的原因。


从头再来需要勇气,而胜利永远会眷顾勇者。辞去旁人羡慕的工作,再一次站在大学校园的门口。这一次的她,心如明镜。 


王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在哈佛教育学课堂上听到的故事。故事里有两个10多岁的少年,他们躺在草坪上,满眼都是天空的星星。这个男孩看看星星,又看了看身边的女孩子,牵着她的手说:“这个宇宙浩瀚无垠,我需要一些可以抓得住的东西。”而在哈佛的学习,让她更加坚信,要为了实现梦想中的未来教育而努力。为了实现她的梦想,她回到了家乡,加入了赫贤。 



王老师在哈佛开展课题


谈到她理想中的教育,王老师回想起了在赫贤发生的一件小事。


刚刚开学的时候,有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很不好的行为。当堂的老师将这件事告诉了这位孩子的主班老师。但主班老师并没有第一时间找家长解决这个问题。第二天,主班老师特地选了一本绘本《一头非常粗鲁的犀牛》,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。读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提这个做了粗鲁行为的学生是谁,反而仅仅是带着孩子一起探讨犀牛的行为。结果课程快结束的时候,这个孩子自己找到了老师,抱着老师说“我不要做粗鲁的犀牛”。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王老师,因为这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。


和传统观念里教育方式不同的是,赫贤创造了让孩子去发展自己内驱力(Intrinsic Motivation)的环境。“在美国求学过程中,接触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之后,我发现这种内在动力才是学习最重要的。” 而在赫贤,每一位教育工作者,都在为打造体验式、探究式的创新教育模式,激发每个人的内驱力和使命感而努力着。




作为赫贤的一员,在这里每一个欢笑的脸庞,早已成为王老师生活中的一部分,源源不断地为她带来收获和动力。“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求学经历分享给后来者,是一件奇妙且充满成就感的事情。每一次看到台下憧憬的眼神,你会觉得有责任让他们少走弯路,充满热情地为他们描绘属于自己的求学之路。”王老师笑着和我们说到。


在哈佛的经历也深刻地影响着王老师,除了分享自己的经历,她还尽可能地把哈佛的课堂,还原给赫贤的孩子们。在课堂上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,去体验、去表达、去探索。





和王老师截然不同的是,曹老师和教育结缘,完全是因为一段偶然的经历


在进入哈佛学习教育学之前,曹老师本科攻读的是国际关系,这也是她一直以来想要从事的领域。直到大学最后一年在瑞典的生活,让她改变了她的想法。在瑞典,北欧国家对弱势群体有很强的关注,这启发了她对国内少数群体的思考。恰巧看到姜文给美丽中国项目拍摄的纪录片,给她带来了深刻的触动,让她决定去做一件“到80岁仍然值得骄傲的事情”。读研期间,她放弃了原本的方向,选择了教育学,并在哈佛毕业后,参与了美丽中国项目,前往云南支教。



曹老师在云南支教的学校


谈起在哈佛学习给曹老师带来最特别的感受,用一个词语来形容,就是多元。


多元化的课堂形式。在哈佛你很难想象一节课究竟能变成什么样子。你会看到某一个教室的讲台前甚至没有老师,任凭学生在教室里自由讨论,是教授为了让大家体验领导力课程。你还会看到大家围坐在草坪上,互相朗读各自的阅读作业。你甚至可以和你的同学一起去完成期末作业,各自担当擅长的部分。学校、老师、课堂仅仅是为你提供求知所需的一切资源,而你可以在这样开放且自由的环境下,以适合你的方式完成学习。


多元化的声音和面孔。除了课堂内的学习,在课堂之外,她有机会接触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人。有英国前外长的演讲,有把课程作业投影到河里的耶路撒冷同学,也有怂恿她去参加脱口秀的同学和教授。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,广岛核爆经历者的交流。她说到:“你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幸运的,不管你们在哪一个领域,都不要忘记自己在这里学习、工作是一种特权。所以你不要只为了自己的营生、自己的成功,而是要想想更广大的社会和世界。”可能大家印象中的哈佛是非常高大上的,但实际上,在哈佛的每一个人,都是一位纯粹的学习者。大家在这里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学识,你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。


多元化的评价方式。曹老师说道。“在哈佛有的课评价的方式是Grade(等级),也有的比较直接,Pass or Fail(达标或不达标)”。而让曹老师在哈佛挑战最大的一门课,竟然是一门“必过的学科”。“那是一门关于建构的课程,我们开玩笑地把它称为哈佛大型手工课。开学的第一节课,教授就和我们说,你来,我就认为你pass,所以你不用去想我这门课能不能过关,而是在你不怕失败的时候,尽力去做好。所以在没有一个评分指南,和评判框架的束缚下,这门课是没有对错的,而你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做到最好。”



曹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一档美国的儿童节目,经常在哈佛的课堂上被提及,叫做《罗杰斯先生的邻居》。创作者兼主持人罗杰斯先生在33年的时间里,陪伴和影响了整整三代儿童的成长。 

我第一次在哈佛的课堂上看到节目的片段,实话说,“大失所望”。 


我以为我会看到新奇的玩具,以及豪华的动画特效,结果只看到一个普通的中年男子,他没有滑稽的装扮,甚至有点其貌不扬。 但是他一开口,我马上知道为什么他可以走进数百万儿童的心:他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诚实地讨论勇气、友情、信任和愤怒;他牵着孩子们的手,鼓励他们勇敢地接纳自己,并且真诚地去爱别人。

 

作为成年人,我们总想尽己所能,为孩子们打开新世界的门,于是我们送他们最时髦的益智玩具,报名最热门的兴趣班,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,孩子们最需要的,是情感的沟通和互动。


谈到这儿,曹老师忍不住给我们小小地剧透了一下她的哈佛体验课。这是她们在哈佛时期体验过的一门课程,课程的逻辑也可以适配于6-8岁的孩子们。亲身体验过的她们,非常好奇小可爱们在课堂上会有怎样的表现。


“一个人走,很快。一群人走,更远。让我们同行,做对的教育。”最后面对可能加入赫贤的小伙伴们,王老师是这样勉励道的。


曹老师则将在赫贤继续探索不一样的教学方式,以一个全新的角色带给赫贤的孩子们她心目中“理想的教育”。


两位老师将带着来自哈佛的教育故事,在赫贤续写下去


2021年,倡导植根中国、拥抱世界、面向未来的南京赫贤学校,将为南京乃至全国国际化教育4.0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。南京赫贤学校位于江宁区空港经济开发区,由南京空港开发区管委会下属投资公司和义格教育共同投资,总投资10亿元。规划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,可容纳约2000名学生。学校于2021年9月开学,志在培育“植根中国、拥抱世界的终身学习者和建设者”。


我们寻找有共同教育理想的家长同行,扫描咨询老师二维码,预约一对一解答。至赫贤,致未来!



©2018-2024 南京赫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 19050281号-1